top of page
07-icon.png

雜談我的信仰

我成長在一個天主教家庭中,現在回想起來,我信仰的啟蒙與教育離不開我的媽媽。以前我沒有認真思考過信仰是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從小媽媽就將我帶去聖堂,望彌撒、過瞻禮,以前幾乎每個主日走路四十多分鐘去鄰村望彌撒。慢慢地似乎已成為一種生活的模式。若是哪次神父來了,家裡人都去望彌撒,而我卻偷偷留下來看電視。其實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就像是作賊一般。

  小時候一起玩兒、一起輔祭的夥伴們漸漸地和我一樣長大了。大了,就在聖堂中很難看到他們了。我也曾想像過以後長大的日子,是要成為一個像媽媽給我講故事中的那個熱心的人,還是像一個自從工作後,就在聖堂裡很難碰到的人那樣。我猶豫過,因為太熱心會很困難,要付出很多;太冷淡,害怕失去靈魂。但是信仰的種子其實早在我心裡種下,只是那時候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成長、結果。

  至於這種子何時種下,我沒有察覺。但現在回想起來,有關信仰的生活都是媽媽一直在影響著我。從將我抱在懷裡望彌撒,到我稍大後“強迫”我去聖堂望彌撒,再到鼓勵我去輔祭、讀經。她總是關心我的宗教生活。小中學時期給我講哪個人從反抗天主到皈依天主的故事;身邊熱心神父、教友的故事;自己或身邊人在生活中“與主相遇”的故事;那個姑婆怎樣每週去看望一個可憐的老人……好像她知道的故事比《一千零一夜》裡面的都多,也都很精彩。再到後來長大在外面讀書,她就提前幫我打聽我學校附近的聖堂或神父。現在離家更遠了,每次和她通話,她都關心我的祈禱生活。

  現在自己在生活中,也會反省了。反省我的信仰,反省我的價值和我所要追求的。原來,世間的一切都會過去。縱使歷史中有過“貞觀之治”、“開無盛世”、“康乾盛世”……可是我們現在不再留長辮子,沒有再說“吾皇萬歲”了,因為那個時代過去了,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滾滾長流中。世間又有多少千年之城埋沒於地下;千年老樹也有乾枯的一天。所有的這一切都要過去,而我在這個宇宙中是一個多麼渺小的人啊。“即使健壯也不過八十春秋”,對於千年古城、萬裡江河、億歲宇宙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就是這麼渺小的我卻被天主所愛,只有祂才是萬古長存,亙古不變的。祂說過“天地要過去,我的話絕不會過去。”而祂竟然邀請我進入祂那永恆的國度裡,多麼好的天主!在這世界上除了我的靈魂,還有什麼過不去?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所以我要在這有限易逝的歲月裡抓住那無限永恆的愛。祂藉著教會賜給了我這份寶貴的信仰,在信仰的生活中,讓我感受祂與我的同在,體會祂對我的愛!既然信仰的這顆種子已種在我的這塊“心田”裡。但這塊“田”是耶穌說的“好地”,還是“荊棘叢生”之地,或是“石頭”。那就要看我對這塊“心田”的態度了。願天主恩賜這塊“心田”,使信仰的種子能在我內萌芽生長、開花結果!

2 次查看

活出喜樂

在此次年度避靜中,第一天下午神師講的道理便是喜樂。喜樂是人人都嚮往而追求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喜樂的生命,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我們的一生中,有的人雖然一帆風順,但也稱不上有一個喜樂的生命;有的人則是命途多舛,更是盼著心底的那份喜樂;有的人也沒有什麼大風大浪,但生命中還是期許喜樂。看來喜樂的生命並不普遍。 ​ 天主創造人類是為分享祂的生命,在祂那完滿無缺的生命中分享祂神聖的喜樂。但是由於人類

檢視自己

記得初學伊始寫了一往往篇《對初學的憧憬》的文章。現在回想起來,對那時即將開始的一年有憧憬,有期盼。計畫了些許想要達到的目標,如今時已過半也是時候檢視自己,瞻前顧後了。希望現在的反省有助於整理自己。在未來的路上能更有效地接近目標。 ​ 在團體生活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我想離「同心合意地度團體生活」的目標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自我坦誠,雖然與大多數弟兄相處地還較融洽,但是還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

祈 禱 不 斷

祈禱是人與天主之間關係的一種表達方式。有時是對話,有時是訴說與聆聽,有時是讚美,有時也是呼號求助;祈禱是在或行或止,或臥或立之間,無時無刻都可祈禱,因為天主天天同我們在一起。人的一生總是離不開天主,天主是愛,而人一直都在尋找那份滿全的愛,所以聖奧思定才會說:『除非安息在禰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這樣看來祈禱絕不是一時的,短暫的,而是持續不斷的,終其一生的。 在路加福音第十一章5-8節中,關於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