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07-icon.png

不只是會說話而已,還要知道為甚麼如此說話

當我大學正在思考聖召這條路時,最常看的一本就是,聖五殤畢奧神父傳,他是一位方濟嘉布遣會的聖人。我想,最初對初學的想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吧?對我來說,對這本書最深刻的一段就是畢奧神父入初學時期的心境。初學前他與母親非常要好,幾乎無話不談;所以當他初學不能回家時,心中很想念母親,直到懇親日那天才有機會與母親相見。在以前,如果畢奧神父與母親長時間不能相見,哪天見面時一定會深深的擁抱並暢談許久。但懇親日那天,基於初學的身分,不能家人相擁,也不能把心中想念已久的情感表露在臉上,只能自己暗自隱藏心中的想念,所以表現的非常嚴肅。母親一見到他不敢相信,自己拉拔長大的兒子居然一點都不想念自己,很傷心,甚至還對修會長上講了一句:「你們怎麼把我的兒子變成這樣?」。那段時間變成畢奧神父初學中最難熬的一刻。   那時在我的想像中,初學就是如此:在修會的深處,不能與外界接觸,與親人斷絕聯繫,心中的情感要隱藏起來,要做好完全犧牲的準備。所以一想到初學,我就會認為自己要深吸很多口氣,才能進入這嚴厲的階段!這是我對初學的第一個憧憬。   後來,我真的來到修會了。慶幸的是在望會期間,我有正在初學的學長們,雖然不真正知初學在做甚麼,但至少從旁觀看,對我入初學的想像有些改變。原本以為,初學不能與其他人說話,但學長們吃飯的時候還可以說到話。原本以為初學不能對外表露情感,但好像也不是。原來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導師的帶領下,初學的過程有太多的不一樣,不像我想的那麼一成不變。另外,我還觀察到了學長們在初學後的改變,(例如:變得更關心別人),再加上一直聽到其他弟兄說,初學是最值得回憶的階段,所以我想初學不一定只有一種,但一定是很有成長的一個階段。



  現在我對初學有了不一樣的憧憬。我認為在初學中會花很多時間來學習至少幾件事:第一,學習到當一個會士最基本的知識,例如:作為一個會士,應該要了解修會的運作,還有天主教的教導是甚麼?第二,學習身為一名道明會士,心中所懷有的熱誠宣講的精神,不只是會說話而已,還要知道為甚麼如此說話,才不會淪為一個講話的機器;並且要言行一致,如同聖道明做的榜樣。最重要的是,培育成為在外表是修道人,在內心更是修道人;會院內是修道人,在外面也是修道人的道明會士。所以我想,初學的內容應該是很多元的,有團體活動,培養人際關係;有研讀,增長所需知識;有祈禱,與天主有更深入的關係;並且有神師會帶領我們檢視所有聖召路上的問題。我也認為,好好的過完初學後會有一大步的成長,為將來成為道明會士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30 次查看

死亡。

死亡。   就算沒有實際的畫面,只是看到這兩個字就足以讓人不寒而慄,甚至會選擇撇開臉而不看。也許是因為這兩個字會使我們聯想到恐怖電影中驚悚的場景,殺人魔突然出現在主角的身後,準備帶走他的生命;或者,這兩個字讓我們回憶起自己失去過曾經憶起喜怒哀樂的親人,想起與親人分離的景況。更為貼切的原因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死後將要去哪?我們害怕死了一切都沒了,曾經擁有的都將失去,因為我們知道那些死了的人沒有帶走生前

成為天主的朋友

《出谷紀3:1~6,9~12》    那時梅瑟為他的岳父,米德楊的司祭耶特洛放羊;一次他趕羊往曠野裡去,到了天主的山曷勒布。 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的火焰中顯現給他;他遠遠看見那荊棘為火焚燒,而荊棘卻沒有燒毀。梅瑟心裡說:「我要到那邊看看這個奇異的現象,為什麼荊棘燒不毀?」上主見他走來觀看,天主便由荊棘叢中叫他說:「梅瑟!梅瑟!」他答說:「我在這裡。」 天主說:「不可到這邊來!將你腳上的鞋脫下,因為你

避靜心得

每年中華道明會都有年度避靜,幫助會士們回顧這一年的生活,也在當中反省自己與天主的關係、體會天主對我們的愛。今年的避靜是1/20~1/26為期六天。避靜神師用心地分享歷任教宗的各個勸諭,陪伴我們觀看自己的修道生活,有甚麼做得還不錯,有那些需要再加強。這當中也不斷地感受到,教宗透過勸諭向會士們以及天主子民表達慈父般的關愛。 避靜中有許多個人的時間,讓我們收斂心神與天主談話。我這次的避靜在私人祈禱中領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