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07-icon.png

第34主日耶穌基督君王節 和好的方式:十字架

這個主日的彌撒主題是「和好的方式:十字架」:讀經一(撒下五)是以色列各支派承認達味為王,經上說:「他們給達味傅油,立他為以色列王。」;福音(路廿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一個也被釘的兇犯對他說:「主當祢為王時,請祢紀念我。」;讀經二(哥一)保祿談到基督的品位,他說:「天父將我們移置到祂愛子的國內。」。總之,天主願以色列人(藉傅油並立他為王) 與達味和好;耶穌藉十字架,求祂的父寬恕那些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們,並給右盜天國(進入樂園);保祿告訴我們天主與人和好的方式就是將眾人徙置到他愛子的國度。總之,傅油(讓人為王)、為王紀念(藉背十字架(贖罪、寬恕、和好、給樂園)、和徙置到耶穌的國度,是天主與人和好的方式。

讀經一(撒下五 :1~3)是以色列眾支派聚集在赫貝龍,承認達味為王,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理由;二、立約對象;三、立盟約。首先,他們承認達味為王,理由有三:一他們都是達味的骨肉;二當撒烏耳當他們的君王時,也是達味率領他們出入戰場;三上主要達味牧養祂的子民以色列,並作以色列的領袖。其次,所有以色列的長老都到赫貝龍,達味就在那裏當著上主的面跟他們立了盟約。最後,是立盟約,他們給達味傅了油,立他為以色列王。總之,以色列人給達味傅油與達味和好,並立他為王。傅油與立約是和好的方式。

福音(路廿三:35~43)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有三個重點:一、耶穌被釘十字架;二、眾人的反應;三、兇犯與耶穌。首先,耶穌被判死刑後,被帶到那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就在那裏把祂釘在十字架上(被帶去,一起被釘的有兩個兇犯,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接著,耶穌求天主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甚麼。其次,是一些人的反應:一民眾站著觀望;二首領們嗤笑(祂救了別人,卻救不了自己);三兵士戲弄祂,把醋遞給祂(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吧!);罪狀牌(這是猶太人的君王)。最後,發生在十字架上的事,有三個重點:一侮辱耶穌;二為耶穌辯護;三耶穌的許諾。首先,一個被懸掛在十字架上的兇犯(俗稱左盜)侮辱耶穌(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其次,另一個兇犯(俗稱右盜),一面責斥侮辱耶穌的兇犯,一面為耶穌辯護(這個人從未做過甚麼不正當的事),然後求耶穌(當你為王時請你紀念我)。最後,耶穌許諾天國給後者(右盜)。總之,耶穌被釘十字架上,祂求天父寬恕釘祂的人,沒有反擊嗤笑祂的人,還把樂園賞賜給為祂辯護並相信祂的王國的兇犯(右盜)。耶穌與人和好的方式就是藉著(背負和被釘)十字架(做為補贖),寬恕(求天主)罪過、給予樂園。

讀經二(哥一:12~20)談到感謝天父和基督的品位,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是感謝天父;二、在基督內受造;三、基督的存在。首先,保祿感謝天父的理由有三:一天主使他們(保祿、弟茂德和哥羅森的弟兄們)有資格在光明中分享聖徒的福分;二天主由黑暗的權勢下救出了他們,並把他們移置到祂愛子的國度;三他們在祂內得到了救贖,獲得了罪赦。其次,基督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天上和地下的一切(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領者,或是掌權者,都是在祂內受造的。一切都是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最後,基督在萬有之先就已存在,萬有都賴祂而存在。祂的存在方式是:祂是身體(教會的頭);祂是元始,是死者中的首生者,為使祂在萬有之上獨佔首位。理由有二:一天主樂意叫整個圓滿居住在祂內:二藉著祂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祂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總之,感謝天父,天主(藉著基督的存在與品位)創造了萬物、救贖了人類,更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血立釘了和平。也就是說十字架(基督的血)是天人和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