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日彌撒的主題是「方法」(也就是福傳和平的工具或手段):讀經一(依六六)是成為新造的人(新民誕生),天主說:「我要在她身上廣賜和平,有如河流一般。」;福音(路十)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傳教,祂要他們帶著平安去,祂對他們說:「那裏如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讀經二(迦六)十字架是保祿的誇耀,他說:「我身上帶有耶穌的烙印。」總之,我們福傳的方法,就是要成為新造的人,充滿天主所賜的平安,成為和平之子把和平帶給我們福傳的對象,在我們身上帶著耶穌的烙印,誇耀十字架的光榮。也就是帶著和平,成為和平之子,帶著耶穌的烙印,誇耀十字架的光榮。
讀經一(依六六:10~14c)是新(以)民的誕生,他們於538BC從被流放的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第二次出谷,再次恢復自由),有三個重點:一是、歡喜;二、和平;三、歡樂。首先,凡愛慕耶路撒冷的,都應同她一起快樂,因她而歡喜;為她而憂傷的,都要同她盡情的歡樂,因此從她的懷裡和乳房吃奶和吸乳而得飽飫、快樂。其次,上主要在她身上廣賜和平,有如河流一般;要賜給她萬國的財富;乳兒被抱在懷中,放在膝上搖擺,受到像被母親撫慰的安慰。最後,她們的心必要歡樂,身體要健康。總之,天廣賜自由、平安、身心健康。
福音(路十:1~12,17~20)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傳教及他們歸來復命,這段經文有兩個重點:一、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傳教;二、門徒們歸來復命。首先,祂派遣門徒有兩個重點:一派遣的方式;二對門徒們的要求。關於派遣方式有三:一兩個兩個地走在祂面前,先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地方;二祂要他們祈禱,求莊稼的主人(天主)派遣工人來收割,因莊稼多工人少;三這個派遣有些冒險性(好像把羔羊送入羊群)。接著,耶穌要求祂的門徒接受派遣應有的心態與行為有四個:一不要依靠外在的準備(錢囊、口袋、鞋子)而要專心(不要在路上問候人);二帶著平安(先祝平安);三隨遇而安(住在哪一家,吃喝他們所供應的);四醫治(城中的病人)與宣講(天國已經臨近了)。其次,門徒們歡喜的回來復命,有三個重點:一門徒們告訴耶穌,他們一用耶穌的名,連惡魔都服從他們;二耶穌告訴他們三件事:一祂看見撒殫如同閃電般從天跌下(撒殫失敗了);二祂授權給門徒(讓他們不受毒蛇和蠍子的傷害,而且要戰勝一切勢力);三他們要喜歡,因他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已經得救)了。總之,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去傳福音,他們專注、平安的治病、宣講天國,並歡喜的回來復命,因他們已經得救了。
讀經二(迦六:14~18)告訴我們十字架是保祿的誇耀,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誇耀;二、新受造的人;三、烙印。首先,保祿說他只以主耶穌的十字架來誇耀,理由是:藉著基督他把世界(未被救贖的受造)釘在十字架上(世界對他沒有影響力了);他也被世界釘在十字架上了(像基督一樣的被釘死了)。其次,重要的是要成為新受造的人(被救贖的),因此,割損或不割損都不算甚麼;而按新受造的為規範而行事的人,願天主的平安和憐憫降在他們身上,也就是降在這些新以色列(基督徒)身上。最後,保祿有兩個心願:一對自己,希望沒有人再來煩擾他,因為他的身上帶有耶穌的烙印(肖似耶穌降生,宣講、治病、驅魔,以及逾越的奧蹟);二對他的弟兄們,他願意基督的恩寵常與他們的心靈同在。總之,要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因十字架而誇耀,甚至帶著耶穌的烙印,充滿天主的平安和憐憫之心。
總之,福傳天國和平的方法,就是成為一個新受造(被救贖的受造),去接受派遣,意識到已經得救(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要因十字架而誇耀,把耶穌烙印在生命中,而活出一個充滿平安和憐憫之心的生命。也就是帶著和平,成為和平之子,帶著耶穌的烙印,誇耀十字架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