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07-icon.png

復活期第04主日 人們

這個主日的彌撒主題是「人們」:讀經一(宗十三)是外邦人信教,巴爾納伯和保祿奉命出發到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傳教,保祿說:「我們就要轉向外邦人,向他們宣講天主的聖道。」;福音(若十)說耶穌是天主子,重建節時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撒羅滿廊下對那些不相信祂的猶太人說:「我將永生賜予我的羊。」;讀經二(默七)是被選怎的歌聲和歡樂,是天庭的異像(信徒、天使、四活物和眾長老一起敬拜天主)若望說:「羔羊要牧放他們,要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泉。」總之,保祿和納伯奉聖神之名轉向外邦人,向他們宣講天主的聖道,耶穌向那些不信祂的猶太人說,他要把永生賜給祂的羊群,末日天庭的異像告訴我們,被選者(信徒、天使、四活物和眾長老)要一起朝拜天主,而羔羊要牧放他們,並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泉。所有的人。外邦人,耶穌的羊,被選者要一起朝拜天主、被羔羊木放和領到生命水泉。


讀經一(宗十三:14,43~52)是巴爾納伯和保祿奉命出發到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向外邦人傳教,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聖神在安提約基雅教會的命令;二、外邦人信教;三、保祿和巴爾納伯轉向外邦人。首先,聖神要安提約基雅教會敬主和禁食時選出巴爾納伯和保祿去執行聖神要的工作(向外邦人宣講)。其次,保祿在會堂講道,全城的人幾乎都聚集了來,引起猶太人的嫉妒,反對保祿所講,且加以辱罵。最後,保祿就向他們說他要轉向外邦人(成為外邦人的光明了,使外邦人得救)。總之,藉著猶太人的反對保祿和納伯的宣講,使天主的聖道轉向外邦人,而使外邦人信教而得救。


福音(若十:27~30)說耶穌是天主子。重建節(獻殿節,慶祝馬加伯時代,156BC猶太從敘利亞奪回聖殿,重建完成並重新舉行獻殿典禮)時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撒羅滿廊下與猶太人的最後衝突,很多猶太人包圍耶穌並且不相信祂就是默西亞,所以他們不屬於耶穌的羊,這段經文有兩個重點;一、耶穌與祂的羊;二、耶穌與祂的父。首先,耶穌的羊的特質是聽、認識、跟隨、得永生、永不喪亡、沒有人能把牠們從耶穌手上奪去。其次,耶穌說羊是天父賜給祂的,天父超越一切,因此,沒有人能把羊從父手中奪去。此外,耶穌與父是一體。總之,耶穌賜給人們(祂的羊)永生,誰也不能從耶穌和父手中奪去祂的羊。


讀經二(默七:9,14~17)是被選者的歌聲和歡樂,是天庭的異像(信徒、天使、四活物和眾長老一起敬拜天主),有三個重點:一、一大群人站在天主和耶穌面前;二、他們的出處;三、他們得到的賞報。首先,若望看見一大群數不清的人(十四萬四千)來自全世界(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語言),他們都站在天主(寶座)和耶穌(羔羊)面前,因為他們是勝利者(穿白衣和拿棕櫚枝)。其次,有一個長老告訴若望說,這一群人是經過末世的災難和為基督殉道(在羔羊的血中洗淨衣裳、且洗得雪白)而不斷地來到的。最後,這一大群人得到三個賞報:一站在天主面前和聖殿內日夜朝拜天主,天主要住在他們內。二他們不會忍飢受渴,也不受烈日和任何炎熱的損傷,因羔羊要牧他們,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泉那裏。三天主要安慰他們(擦乾他們的眼淚)。總之,末日的異像告訴我們,天主要讓所有的人,在祂面前和祂的聖殿內日夜朝拜祂,祂要保護他們,耶穌要牧放他們,天主要擦乾他們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