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日彌撒的主題是「臨在」(天主與我們同在):讀經一(宗五)宗徒們大顯奇蹟(天主臨在的記號),因此,「信主的人越來越增加」;福音(若廿)是耶穌的復活後顯現給團體和多默(耶穌的臨在團體的記號);經上說:「八天以後耶穌來了。」;讀經二(默一)是若望看見末日的人子的異像,人子說:「我曾死過,可是,我如今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總之,宗徒顯奇蹟顯示天主與我們同在,耶穌復活後顯現給多默顯示祂與宗徒團體同在,人子在巴特摩島顯現給若望(命令他把異像寫下來給七個教會)說明基督末日的臨在。奇蹟、復活顯現和人子的異像都是天主的臨在。
讀經一(宗五:12~16)是宗徒們大顯奇蹟,以至於「信主的人越來越增加。」這裡有三個重點:一、宗徒們在百姓前行了許多徵兆和奇蹟;二、信主的人越來越增加:三、伯多祿治病。首先,因宗徒們行奇蹟使人們產生三種反應:一眾信徒都同心合意的聚在撒羅滿廊下;二其他的人沒有一個人敢接近他們(因阿納尼雅夫妻受罰);三百姓都誇讚他們。其次,信主的人越來越增加,男女的人數極其眾多。最後,奇蹟的眾多使人們把病人帶到街上或褥子上,好讓伯多祿的影子遮在一些人身上,還有一些人從耶路撒冷四周抬著病人和被邪魔所纏擾的人前來,他們都得到了痊癒。總之,奇蹟、治病和驅魔都是天主臨在的記號。祂必要活著到萬世萬代。
福音(若廿:19~31)是耶穌復活後的第二次和三次顯現,這兩次顯現都在團體中,有三個重點:一、耶穌復活的那個晚上顯現給門徒;二、八天後的顯現(特別是為多默);三、結語。首先,是耶穌復活那晚,門徒們把門關戶都關著,因為怕猶太人。耶穌突然出現在他們中間,先對他們說:「祝你們平安(這是恐懼中的門徒們最需要的!)」,然後,把祂的傷痕(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當門徒們見了主便歡喜起來。接著耶穌又降福了他們之後,就給他們一個使命:以父的權柄派遣他們去赦罪,並給他們噓了一口氣教他們領受聖神(赦罪之神)。其次,八天之後耶穌又再次顯現在門徒團體中,特別要讓多默看看和摸摸(上一次多默不在!弟兄們跟他說主顯現在團體中!他不只強調「眼見為憑」,還要求摸到耶穌的釘孔和肋膀才肯相信),耶穌說完祝他們平安後,特別請多默過來看看祂的手並探入祂的肋膀,並要求多默做一個有信德的人。多默發了信德回答耶穌說:「我主,我的天主!」,耶穌說了那些安慰我們這些沒法子親眼看見祂的人的話,祂說:「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最後,若望說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需多沒記載在在福音上的奇蹟。而記載在福音上的奇蹟是為了教我們相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我們信的人賴祂的名獲得生命。總之,耶穌的復活顯現帶來平安、分享傷痕、聖神(去赦罪)、信德和永生。
讀經二(默一:9~13,17~19)是子的異像(末世臨在),這異像的發生有三個重點:一、地點、時間和命令;二、異像的內容;三、命令。首先,若望為天主的話並為給耶穌作證,而被放逐到一座名叫帕特摩的海島上。在一個主日上他看到一個異像。在神魂超拔中,他聽見一個命令(一個大聲音對他說),要他把所聽見的寫在書上,寄給七個教會(厄弗所、斯米納、培爾加摩、提亞提辣、撒爾德、非拉德非雅和勞狄刻雅)。其次,他轉身看見了七盞金燈台,在燈台當中,有似人子的一位,身穿長衣(大司祭),胸間配有金帶(君王)。最後,人子把手按在跌倒在祂腳前的若望,安慰他,並對他說明祂的身分:「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可是看,我如今卻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