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07-icon.png

常年期第25主日-在聖神內生活

在聖神內生活

今天的彌撒主題是「在聖神內生活」,也就是在愛中生活:讀經一(戶十一)(梅瑟)選立七十長老,若蘇厄反對兩個在營內而不在會幕中說先知話的長老,梅瑟對若蘇厄說:「你為了我的緣故嫉妒別人麼?但願上主的子民都成為先知」;福音(谷九)談基督徒的愛德,若望(爭正統)禁止一個團體外的人因耶穌基督的名字驅魔,耶穌跟他說:「誰不反對我們,就是贊成我們」;關於進入永生,耶穌說:「如果你的手使你跌倒,就砍掉它」;讀經二(雅五)雅各伯警誡為富不仁的人說:「你們的財產爛掉了!」。總之,在聖神內(在愛德中)生活,就是:不阻礙救恩(不忌妒反要鼓勵所有天主子民說先知話,不),而要為了進入永生、而捨棄令人犯罪的感官(手、腳和眼);更要善用財產、注意錢財帶來的危害,並脫離不義的生活。

讀經一(戶十一:25~29)的背景是梅瑟抱怨管理出谷的百姓的擔子太沉重,天主讓他選立了七十個長老,令他們站在會幕四週,並將梅瑟身上的神能給他們,讓他們出神說話(先知話)。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長老們在會幕前說先知話,卻有兩個人在營內說先知話;二、有一少年來向梅瑟告狀;三、若蘇厄和梅瑟的對話。首先,七十個長老應按規矩應該在會幕前說先知話,但是其中有兩位(厄耳達得及默達得)在營內說先知話。其次,有一位少年跑來告訴梅瑟說:「厄耳達得和默達得在營內說先知話了」。最後,若蘇厄(出於忌妒)要梅瑟禁止那兩位長老說先知話,梅瑟給了若蘇厄一個寬廣(非本位、狹窄、忌妒和獨佔的)和大公(無私)的回答,梅瑟說:「但願上主的子民,都成為先知,但願上主把自己的精神賜給他們」。總之,在聖神內生活就是不阻止救恩(不嫉妒和鼓勵天主子民說先知話。

福音(谷九:38~48)背景是十二門徒爭論天國中誰最大,耶穌說想(在天國中)做最大的,就得做眾人中的最末的一個(,並做眾人的僕役。這段經文有三個重點:一、若望的(爭正統)問題;二、對待基督徒的賞報;三、進入永生的方法。首先,若望禁止不跟從耶穌的人,以耶穌的名驅魔(這是爭正統,跟爭團體內的大小是一樣的自我、本位主義)。耶穌要若望不要禁止這樣的人驅魔,祂有兩個理由:一是沒有任何人以耶穌的名行奇蹟後,會立即毀謗耶穌;二是不反對耶穌跟祂門徒們的,就是贊同耶穌和祂的門徒們。其次,對待耶穌的門徒們的人的心態,所帶來的賞報:因他們屬於基督而給他們一杯水的人,會得到他(應得)的賞報;讓信徒跌倒的(使他們遠離信仰、遠離神)也會得到懲罰(比用驢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頭在海底--陳屍海底--還重)。因此,應善待基督徒。最後,基督徒生活是為了永生,所以,如果你的一隻手、一隻腳或一隻眼(人生、享樂和眼目的貪慾)讓你犯罪而下地獄,不如把它們砍下或腕出(就是脫離誘惑和犯罪)。殘廢著肢體而進入天國要比肢體完整而進入地獄好得多。總之,做一個基督徒就是不能自居正統(排除非基督徒以耶穌基督之名行奇蹟),善待基督徒的會得到好的報賞。至於,基督徒應盡力(走窄門,脫離誘惑和犯罪)進入永生。在聖神內生活就是不排外、被善待、不犯罪、進天國。

讀經二(雅五:1~6)雅各伯警誡(為富不仁)的富人,要他們哭泣和哀號,因為他們的災難快要到來了,並告訴他們該怎樣在聖神內生活。他告訴他們三件事:一、他們沒有善用錢財;二、他們扣留工人的工資;三、他們奢華饗宴。首先,他們的財產腐爛、衣服被蛀蟲吃了、金銀生了銹,表示他們長久沒有善用財物與人分享,以致多到腐爛、蟲吃和生銹。這些為富不仁的證據,都將像火一樣的吞噬他們的肉。其次,工人已經幫忙收割了這些富人的莊田,他們還扣留工人的工資(本來應該當天發放),到連天主都聽到收割工人喊冤的聲音(天主一定會為他們伸冤)。最後,這些富人在世上不只奢華饗宴(滿足人生的驕奢、口腹、眼目之慾),養肥他們的心,只等候被宰殺(像豬的一生一樣…),還定義人的罪並殺害他們。總之,在聖神內生活就是要善用財富、脫離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