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07-icon.png

四旬期第03主日 在基督的幫助下成長

本主日彌撒的主題是「在基督的幫助下成長」:讀經一(出三)天主召叫梅瑟並向他啟示自己的名字,梅瑟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福音(路十三)耶穌談到悔改的必要,祂說:「如果你們不悔改,都要同樣喪亡。」;讀經二(格前十)談到歷史是幫人成長的殷鑑,保祿說:「以色列民與梅瑟在曠野裡的歷史,是為勸戒我們而寫的。總之,要在基督幫助下成長,先要蒙召和認識天主(祂的身分和名字),並接受祂的派遣,更要悔改(不然會喪亡)才能成長,借鏡以民在曠野的歷史經驗(為勸戒我們而寫的),可以幫助我們悔改及成長。接受「自有者」的召叫、啟示、派遣、悔改和反省借鏡歷史(以民的曠野歷史)的教訓,是我們在基督的幫助下成長的方式。


讀經一(出三:1~8,13~15)是天主召叫梅瑟並向他啟示自己的名字,這段經文有兩個重點:一、天主召叫梅瑟;二、天主啟示自己的名字。首先,天主在曷勒布山召叫梅瑟,有兩個重點:一天主藉異象吸引他(上主的使者在焚而不毀的荊棘的火焰中顯現給他,讓梅瑟產生好奇,而在心裡說:「我要到那邊看看這個奇異的現象,為什麼荊棘燒不毀?」);二對話:天主看梅瑟走來觀看就由荊棘從中叫他說:「梅瑟!梅瑟!」,梅瑟就說:「我在這裡!」,天主不讓梅瑟過來,並叫梅瑟把腳上的鞋脫掉(因為這是聖地)。接著,天主說明自己的身分(「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並跟梅瑟說祂要去埃及解救以色列子民(在埃及受苦、因工頭壓迫而哀號)脫離埃及人的手,並領他們到福地(一個美麗寬闊、流奶流蜜的地方)。其次,當梅瑟跟天主說,如果他到埃及以色列子民中,跟他們說他們的天主派他來(拯救他們)時,他們會問祂(天主)的名字時,他要怎樣對他們說?天主啟示梅瑟說,祂的名字是「自有者」。並接著囑咐梅瑟對以色列子民說出祂的身分和名字(「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上主你們祖先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打發我到這裡來,這是我的名字,直到永遠;這是我的稱號,直到永遠」)。總之,天主藉著召叫、啟示和派遣使我們成長。


福音(路十三:1~9)談到悔改的必要(不悔改就要喪亡),有三個重點:一、事件(暴動與災禍);二、耶穌的教導(不悔改、必喪亡);三、無花果的比喻(結果或砍掉)。首先,關於兩個事件:一比拉多殺害了一些加里肋亞人,並把祂們的血和祭品攙在一起;二史羅亞塔倒下,壓死了十八個人(根據當時的人的觀念,認為遭受災禍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罪)。其次,耶穌告訴那些前來向祂報告的人:天主使人受難是要人悔改,而不是要毀滅人;而被比拉多殺害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的罪比別人更大;被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人也不是因為祂們的罪在比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罪债更大。祂警告說如果他們不悔改,都要同樣喪亡。最後,耶穌用無花果(象徵以色列)的比喻(一個葡萄園主(天主)的無花果三年未結果,因此祂要園丁(耶穌)把樹砍了,園丁為樹求情,園主給園丁一年的機會,讓園丁整修。結果便罷,不結果就砍掉)來告訴我們,天主的寬容(再給一年)和審判(不悔改(成長結果),就必喪亡)。總之,人的喪亡不是因為人的不肯悔改、歸向天主。